Soros_Lee

一个屌丝的世界,从此开启。。。。。。

喝茶,一抹心境的淡雅!

转载于 韩青

韩青:

[旧文一篇]

 

向来对茶叶的品类和喝茶的方式没有特别的偏好,这样也可,那样也行,总之是随遇而安的态度。而对咖啡的选择更是单调,一杯热的摩卡就可以打发。虽然对茶经茶道的了解和煮咖啡的技术一样乏善可陈,可是喝茶的心得还是要多一些。

 

喝茶,更具体一些,喝功夫茶是潮汕人每天的功课,从早到晚,从家里到街市的店铺,来来往往的人照常不时地坐下来冲杯功夫茶喝。听爸爸说,阿公还在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便会拿着小凳子到南春路的老人社喝茶。阿公在老人社里并不是最年长的,而功夫茶的头一轮并不喝,就倒掉了,年长而德高望重的人喝第二和第三轮。阿公通常喝第四轮。潮州有句话,游二茶三酒四,说的是两个人刚好携手游玩,喝酒四个人方热闹,而喝茶的规矩是人再多,每一轮只能是三杯,所以即便是在喝茶中也体现着潮汕人尊老礼让之风。

 

喝功夫茶自然要有高超的功夫,首先是闲适的心情和充裕的时间 - 没功夫是不成的。其次,冲茶的人必得能不怕烫。功夫茶要用滚水冲而不能泡,茶碗和茶杯无需隔热,所以薄的晶莹剔透。加上没有把儿,洗杯子和倒茶的时候,手指要承受滚水的温度而不能因为烫一时情急松手把杯子或茶碗打碎。这是我一向做不来的,每次被烫得呲牙咧嘴时,大人总是在一旁念叨,快,摸摸耳垂儿就好了。耳垂儿是一个人身上最低温的地方,恐怕只有冲茶的人才知道。然而,不怕烫只是第一步。冲茶的要诀在于八个字: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杯茶需得色泽均一,并且不偏不倚,不能厚此薄彼。小小的茶杯,却有深深的功夫在里面。而对于喝茶的人来说,摸耳垂儿怕是不管用的,要端起杯子将滚烫的茶一饮而尽,没点儿英雄气概还真不行。

 

如此多的讲究,喝得了功夫茶而面不改色的人怕也不是寻常人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就此练成。来家里的客人难免抱怨:那么小的杯子怎么解渴?这么烫,成心不让人喝呀!才三个杯子,没有多的杯子了?一来二去,客人说什么也不肯光顾功夫茶了,宁愿喝凉白开。小时候我也不明白功夫茶的好处,只是一味地觉得烫和苦,大了却格外地欣赏它的清香和苦涩后甘甜的回味。遗憾的是不再象小时那样无牵无挂,现在喝茶都得避开晚上,才不会遗失了睡眠。

 

提到功夫茶,对爸爸的思念就如潮水从心底泛起。小时候有什么头疼脑热的,爸爸就会给我冲一杯厚厚的功夫茶,取其提神发汗的功效。一杯滚热的茶喝下去,不一会儿人就觉得浑身舒畅,疲态尽消。以至于上了大学我才发现自己是个药盲,生病了不知道该吃什么药。

 

小时候,大人告诉我功夫茶的茶碗不必洗,任由茶渍陈年累月的沉积。一个陈年的茶碗,只消倒上水,也能冲出清香的茶来。看着手中茶碗浅浅的茶渍,我知道自己喝茶的道行正如这笨拙的文字,也许始终无法修得正果。人生也是这样,尽善尽美只是藏于心底的一个梦想。

 


后记: 从91年的晚晴园和锦江边上的茶馆,到02年的上海豫园和周庄的三毛茶楼,再到如今青岛的朗园,有许多的故事留待以后的日子里去回味。这些喝茶的故事,已经不关乎喝的是什么茶,而关乎相对而坐的人是谁了。

 

 

© Soros_Lee | Powered by LOFTER